VIA中文网

你的位置:GuildFi 中文站 > VIA中文网 > 精准扶贫要扶志、扶智,更要扶德

精准扶贫要扶志、扶智,更要扶德

发布日期:2025-01-02 11:09    点击次数:88
      脱贫必先立志。俗话说:“人穷最怕志短”“人穷穷一时,志短穷一世”。虽然我国扶贫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绝大多数国人都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但是,由于特殊国情限制,仍有一些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拖着全国的后腿,也严重制约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我国预计2020年全面脱贫,在政策上、资金上加大了扶贫帮困的力度,一大批贫困户摘掉了贫困帽子,走上了致富路。但也有贫困户仍存在“等、靠、要”的依赖思想,更有甚者脊背靠墙手伸展,就等政府救济款,自己可以办的事情不愿办,等着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和赞助。这种自身缺乏勤俭持家思想,领到扶贫款不用于发展生产,单纯借助“输血式”的外部帮扶的做法,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要解决扶贫路上遇到的问题,必须既要扶志扶智,更要扶德。  “懒惰没有牙齿,但却可以吞噬人的智慧”。造成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地理条件限制,又有历史文化等原因。当前很多贫困地区之所以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因此,要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要“扶志”。  摆脱贫困需要智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单纯地依靠外部“输血式”扶贫,不能从根本上断掉穷根。要从根本上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必须要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从单纯的物质资金支持转变到重视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让群众充分认识到掌握脱贫技能的重要性,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与职业技能,使其精神富有,才能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贫困可能导致丧失做人的尊严。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道德滑坡和价值沦丧导致的返贫问题成为决胜全面小康路上必须要解决的“拦路虎”。唯有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将治德治愚与扶德扶智同步推进,构建农村思想道德新高地,补足贫困群众精神之“钙”,才能从根本上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要扶德。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扶德是扶道德、扶尊严、扶价值观,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挺起脱贫的腰板,致富路上不忘以德为先。

上一篇:没有了

栏目分类